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89期-【封面故事】巴西蘑菇誦出幸福,誦出愛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巴西蘑菇誦出幸福,誦出愛

採訪—張家宜  撰文—趙如璽. 攝影—胡景南


全國唯一聽佛經的巴西蘑菇,就在草屯鎮!

天生天養,以善念孕育出媲美頂級食材「松露」的絕妙滋味,濃濃杏仁香、脆嫩口感一吃就愛上,更滋養出豐富多醣體,為守護二十一世紀人類健康的最佳衣缽。

在台灣,巴西蘑菇( 又稱姬松茸 )在市場上難以尋見其可愛身影,不過,常關注保健資訊的婆婆媽媽,反倒對其有所認識:巴西蘑菇很貴,是保健商品,媒體宣傳也多半以生技產品姿態出現。

/

巴西蘑菇與草屯不解之緣

巴西蘑菇落腳於南投縣草屯鎮,從此開啟草屯鎮巴西蘑菇的歷史。

說起種植巴西蘑菇,草屯鎮農會總幹事簡世泓表示,因緣際會,在 1999 年 921 大地震之後,政府輔助農民轉型開始推菇類種植,讓菇類盛行一時,尤以巴西蘑菇大力推廣,巴西蘑菇雞湯成為餐廳特 色料理,草屯鎮農會也帶動加工,陸續推出如巴西蘑菇乾、膠囊、粉等多元商品,還曾將草屯的紅薏仁與巴西蘑菇研磨成粉,作為健康營養品。

爬梳台灣巴西蘑菇歷史,也曾享有過輝煌時代,然而,10 多年前的一個意外,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巴西蘑菇驗出重金屬含量超標,影響到台灣,由於國產巴西蘑菇產業大多跟著日本市場走,巴西蘑菇市場就此一落千丈,從曾經上百戶的巴西蘑菇農,只剩下寥寥幾家。

簡世泓表示,台灣比較少建立巴西蘑菇的資料,除了靠農試所的專家幫忙,大多是農民自己體會、摸索,農會的角色就是輔導、幫忙銷售,目前草屯鎮農會有 2 個菇類產銷班,栽培香菇、草菇、金針菇、巴西蘑菇等,展現多樣性。說到巴西蘑菇,一句話足以形容:「 高經濟價值作物,難栽種,門檻高,投入設備成本高。」,尤其一失敗成本損失極高,導致台灣投入的農友少。


簡世泓總幹事 (中) 與洪昶鴻 (右) 母子,一同關心巴西蘑菇生長情形。


/

草屯,台灣西部小花東 菇類的家

草屯鎮的風土,之於巴西蘑菇或者是菇類,有著天時地利的優勢,巴西蘑菇習性喜高溫、潮濕,對溫溼度敏感,說起在地風土,簡世泓語帶驕傲,表示草屯鎮是 "台灣西部的小花東 ",沒有工業汙染,土壤肥沃,水質好,許多作物都是第一個種出來,如台稉 9號稻米、紅豆、紅薏仁、栗子南瓜等,許多新品種作物一種下去就在此落腳生長,讓草屯鎮這種獨特風土成為農業改良場每每要試種新作物的首選之地。

「 菇類最怕的就是重金屬殘留,因此農會輔導農民,從栽種技術、檢驗出發,預防重金屬殘留發生。」簡世泓表示,產量多,才得以帶動風潮,不過因為量少,奇貨可居,倒讓巴西蘑菇成為「 菇中的精品 」,多醣體的營養保健功能,益身健身,也讓巴西蘑菇漸漸往生技方向走。

/

務農零基礎,門外漢從事菇農

草屯鎮菇類產銷班第一班班長,同時也身為菇農第二代的洪昶鴻,說起自家從事菇類栽培的故事,竟全是因為 2 甲農地。原來父母一直經營橡膠鞋底事業,直到 1990 年代鞋業外移到中國而逐漸式微,2 甲地轉而從農,完全是門外漢的他們,當時政府輔導種菇產業,搭上順風車,開始種菇,最早種袖珍菇起家, 洪昶鴻則是退伍後加入種菇。

為了菇菇的家,洪家斥資 1 千萬蓋菇寮,從冷藏、冷凍、管線到立體栽培架一應具全,剛投資就碰到 921 大地震,除了建築體還在,其他設備全被震壞,管線被拉斷,根本就是白忙一場。

回憶種菇前 2、3 年,都種不出菇,還好隔年搭上政府輔導轉型,在草屯鎮農會的輔導下 2000 年加入草屯鎮菇類產銷班第一班,農會擔任橋樑,才有機會到農試所師從洋菇、靈芝之父—宋細福,學習菇類的栽培知識,著實從技術上一步步學習,「 從菌種培養、接菌、菌包等,前後學習快 1 年,讓技術上有所斬獲。」

/

順應作物本性,順其自然

卻耗費資金,也耗費地球資源。其實,順應作物本性,更要了解作物特性與季節的緊密關聯,而天生天養只要種對季節,就會有好的量產。

洪昶鴻一一解答:秋冬菇如巴西蘑菇、白玉菇,雪菇、木耳,春菇如珊瑚菇,夏菇如酒杯菇。秋冬菇則可以一直生長到清明前後。

而草屯鎮風土正好是實踐天生天養的最佳所在,沒有工廠的汙染源,水土都乾淨,水源來自烏溪源頭,透過龍泉圳灌溉,好的水種出好菇。「 菇分為低、中、高溫菇,草屯最適宜中溫菇種植。」九九峰的天然屏障匯聚風,匯聚雨,匯聚出溼氣,尤以菇寮位在 300公尺海拔左右處,是栽培菇類最佳溫床。


嬌小可愛的巴西蘑菇,宛如一個個坐姿端正的小毛頭。


/

以巴西蘑菇來說,是屬於秋冬的菇,最適宜溫度約 25 度左右,夏天太熱,溫控要吹冷氣反而不好種, 自然栽種法反而最為適宜,栽種過程沒有溫控,沒有儀器偵測,一切要靠經驗與目測,1 天澆水 3 次,透過人工灑水一層層上下菇架,角落中間都可以均勻灑水,至於土壤濕度夠不夠,則是用手觸摸,洪昶鴻笑說種菇 20年,一 "摸 "了然,讓菇生長的撇步是:先降溫再發熱,2 層保麗龍門板則避免冷空氣灌進菇室中,只以如此方式控制溫度。

巴西蘑菇的產量,洪昶鴻則是追隨一周氣象報告,得以預估產量,尤以連續冷幾天後突然回溫,巴西蘑菇可就一暝大一寸,成長快速,趕緊要收成,採收巴西蘑菇時也要搶時間,雖只要輕輕轉一下就能採收下來,但嬌貴的巴西蘑菇,常常一個半天就長起來,若不注意,菇帽的邊緣就慢慢展開,就錯過收成最佳時機。



急著長大的巴西蘑菇,一轉眼就張開菇帽成了 NG 菇 ( 左 )。


/

巴西蘑菇,小兵立大功

沒有汙染的土極為重要,為了安全,栽種的土都要檢驗,一般來自農家的田,每家各有獨特配方,關鍵 是土要 100% 乾淨,否則生長出的巴西蘑菇絕對會讓其現形,其也如同環境監控師,絕不寬容。

藉洪昶鴻之手,巴西蘑菇成為善的開端與布施,不僅造福許多人的健康,也對大地的滋養以友善回饋 ,成為善的循環,巴西蘑菇真可謂小菇立大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