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90期-【國際傳真】把加進作物的水,重新取回來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英國「種水技術」為缺水提供新的解決之道

撰文―張怡潔


今年二月,南台灣面臨了 3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問題,政府針對台南地區實施了限水政策。台灣雖為多雨的海島,但降雨不均且河川陡峭,本來就容易有季節性乾旱的現象,近年更因氣候變遷等因素,缺水日漸頻繁。 

/

不只是台灣如此,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到 2030 年時,世界將會有一半的人口的國家面臨水資源緊缺。 「解決水資源短缺」不只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的重要項目之ㄧ,更是許多國家即刻要解決的問題。 


/

乾旱已是不可逆的常態? 


我們該如何因應未來的乾旱新常態?目前政府的解決 政策,除了提高供水效率例如水庫清淤、減少管線漏 水等方式之外,使用「再生水」及「海水淡化水」 以增加供水能力也在其中。 


再生水雖然比海水淡化水要來得便宜得多,但主要問題在於民眾對其乾淨程度的不信任。因此再生水通常只能用作工業用水,無法解決民生或農業用水之渴。


比起再生水,民眾可能更願意飲用「 海水淡化水 」,然而淡化水的處理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營運成本高昂,留下來的高鹽度鹵水直接排入海洋又會衝擊生態環境,影響漁獲。


/

導入科技解決用水


一家英國企業 「 Botanical Water Technologies 」( 以下簡稱 BWT ) 開發了一個創新且環境永續的解決方案,能提供極高品質的飲用水、農業用水或任何其他用途的水,目前已在澳洲與美國加州實際推行。 


「 我們不種食物,我們種『 水 』」,BWT 在其網站上 這麼介紹著。 


BWT的「 種水技術 」就是把蔬果蒸發過程所蒐集到的冷凝水,導引到其專利的淨化 設備,處理成無色無味的純水( 以下稱為植物水 )。 


BWT 的淨水設備還沒設置以前,這些冷凝水都是直 接排到下水道,現在經過淨水設備處理,水不再被丟 棄,而是存在貨運集裝箱,方便運輸到需要用水的地 方,可以是缺水的社區、農業地區或是需要大量用水 的企業,當然也可以讓工廠自己利用。 


伊戈瑪公司在種植番茄時,就和其他的加州生產者一 樣,主要取用地表水與井水,而近年因氣候變遷等因素造成地下水源逐漸枯竭,導致了部分地區開始地層下陷,不僅農業用水,就連居民也面臨缺水危機。


因此,該工廠所收集到的第一批水,就被使用在加州中 部農業灌溉地區的地下水補給。整個過程就像是將當初農業灌溉抽出來的地下水,再從番茄本身拿出來, 重新補回地下一般。 


/


那麼,從植物之中取出來的水,品質如何呢? 


經過沸點蒸發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淨 化,可以排除掉許多雜質。當冷凝水流到 BWT 淨水設備後會再進行二次淨化,最終得到純淨、口感極佳的水。2019 年,該公司所生產的瓶裝水,甚至在 澳洲贏得了年度飲品獎。隨著與伊戈瑪公司的合作, BWT 也跟著推出了名為 Aqua Botanical water 的瓶 裝水,主打「 世界第一個 100%純植物性的水 」,在 加州的超市販售。 




BWT的淨水設備。(圖片來源:Botanical Water Technologies Ltd 官方網站)


/

透過平台解決缺水地區問題


BWT 還創建了一個「 水交易平台 」,概念類似碳交 易,想要回饋社區或使用大量水資源的公司可以向生 產水的濃縮果汁廠、糖廠、酒廠等購買乾淨的植物 水,並將其贈送給缺水的地區。 


平台主要與日本富士通公司的區塊鏈技術合作,讓植 物水的作物來源、淨化、銷售、配送、消費等所有過 程都能有可追溯性與透明度,實現安全和安心的水交易。 


全世界有超過一 萬個大型蔬果加工廠,每年丟棄約 3 萬億升的水,如 果能夠成功推廣這個技術,等於是多了 3 萬億升的用 水可以使用,將對今後緩解世界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發 揮極重要的作用。 




Aqua Botanical water 「植物性」瓶裝水。(圖片來源: Aqua Botanical water 官方網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