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期-【特別企劃】Re-lab 用資訊設計「簡單說好故事」
用資訊設計「簡單說好故事」
撰文—趙如璽 圖—Re-lab
Re-lab,台灣第一家資訊圖表(infographic)公司,第一年就吸引台積電、台達電、Yahoo奇摩、Flying V等知名企業上門,更以資訊設計致力社會議題溝通為使命。
Re-lab是誰?在公司簡介文宣上,Re-lab以資訊圖表設計專長,一一為大眾解惑:「成立於2011年,使命是為有價值的資訊『簡單說好故事』,提供溝通策略顧問服務,與各式溝通實驗,執行資訊圖表、動畫、互動網頁等,對應溝通策略所需的素材製作,創業精神是『用資訊設計防止世界有代溝,守護世界的平等!』。」
那麼,資訊設計又是什麼?Re-lab認為:「透過設計的方法,搭建資訊與人之間的橋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重新拆解分析組合,再以視覺化呈現,賦予資訊生命,走進溝通對象的生活,進而發揮影響。」
簡單說好故事,讓溝通變有趣
10年前,一開始Re-lab是由6位平均27歲的台大學生,各來自工管、財金等不同領域所組成,以資訊彙整分析、繪圖、動畫等軟體整合能力,並企圖以議題內容掛帥、傳達影響力的新創公司,展現新世代的創業模式;10年以後,15位員工平均年齡25~26歲,更讓人看見年輕人的創意與不凡視野。
Re-lab為何會以資訊設計方式切入,所要達到的溝通是什麼?專案經理吳宗懋表示,大數據時代,資訊數據非常多,資訊設計是要從資訊數據中找出有趣的故事,透過大眾理解的方式,將重點說出來,讓溝通變成有趣的事。關於溝通的大哉問:知道溝通的對象是誰?溝通的目的?溝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要知道?需要知道什麼?一一透過抽絲剝繭予以釐清,所謂資訊圖表設計,是透過美美的圖讓內容變好看有意義,吸引年輕人來閱讀。
之所以呼應年輕族群,因為Re-lab就是標準的Z世代,對於年輕人的需求更能感同身受,吳宗懋回溯創業的時代風潮:2010年前後Facebook興起、社會運動倡議更多、懶人包出現,龐大資訊如排山倒海而來。其中懶人包堪稱資訊圖表最早代表,3分鐘了解一件複雜的事,這促使Re-lab思考,將100頁的資料匯聚成1頁精華,要去除很多東西,懶人包去脈絡化,讓年輕人習慣看簡單資訊,不去探究背後的脈絡,反而讓人不思考,Re-lab希望:「透過資訊設計開啟思考的起點,思考的可能性。」用資訊設計成為不同提問的互動形式,進而產生行動力。......
全文詳見 375期農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