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期-【編者的話】茶中千面女郎

茶中千面女郎
總編輯/丁文郁
/
談到代表台灣的農產品,自 1858 年清朝簽訂天津條約,被迫開放基隆、淡水、台南、高雄等 4 港通商以來,不管在哪個時期,茶葉無庸置疑絕對會名列其中。
回顧 1869 年英國商人 John Dodd 與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將台灣烏龍茶以「Formosa Oolong Tea 」( 福爾摩沙烏龍茶 )之名外銷美國紐約,因風味獨特大受好評,從此奠定台灣烏龍茶的國際地位;日治時期,茶葉更居台灣外銷產品的第一名。
雖然隨著加入 WTO 我國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國內外各種飲料作物與飲品競逐台灣市場,但茶飲品仍 保有一席之地,迄今茶葉亦然是我國重要農產品之一。
台灣茶業以部分發酵茶為主,全發酵茶的紅茶為輔,據此發展出不下百種的茶 名,其中東方美人茶可說是最特別,也是最引人遐思的一種茶。所謂最特別,指的是夏茶茶芽必須要經小綠葉蟬叮咬後,才能製成含有特殊風味的茶;至於最引人遐思之意,則從 茶名「 東方美人 」可想而知。
東方美人茶因稱呼非常多元,可說是我國茶中的千面女郎。膨風茶、涎仔茶、白毫烏龍 茶、番庄烏龍,指的都是她。相信對台茶稍有認識的讀者都知道,我國東方美人茶重鎮向 來都在新竹、苗栗一帶,所以在本期封面故事規劃以我國最特別、最引人遐思的東方美人茶作為報導對象時,當期主編家宜首提前往桃園龍潭採訪,令筆者大惑不解而有所質疑。
旋經家宜說明才知,近 2 年全國東方美人茶競賽總冠軍都花落龍潭,因而疑慮頓消。想必在這異軍突起的背後,應該有著龍潭區農會結合在地茶農,翻轉國人刻板印象的努力與故 事點滴,實值得加以發掘與披露。所以本期帶領讀者一起來了解龍潭在東方美人茶一頁轉骨史。
.
.
.
.
.
.
詳情請見399期農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