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期-【看見農漁會】全國唯一國產芻料供應中心-福興鄉農會

關注在未來競爭力
採訪―丁文郁 撰文、攝影―戴卓玫 圖片提供―福興鄉農會、晨照溫室農場、豐樂牧場
#福興鄉農會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南方的福興鄉,以員林大排為界,素有風頭水尾之稱。由於位在彰化平原未端且靠海,土壤貧瘠不利農業,在1973年遂轉型為酪農專業區,成為全台生乳供銷最多的地區;福興鄉農會總幹事林坤宏上任後,成立福興牧草專區並建立起全國唯一國產芻料供應中心,以農、畜產業互惠方式創造雙贏。
/
緊鄰海邊的彰化縣福興鄉,分為東、西福興兩區,西福興位處沿海地區,土壤貧瘠;東福興土壤鬆軟肥沃,成為主要農業產區。
近年來因疫情及烏俄戰爭,造成玉米、黃豆及小麥短缺,福興鄉農會積極配合政府政策,今年共推廣種植了硬質玉米面積 123公頃,契作小麥26公頃,成為糧食政策中轉作雜糧的最佳典範。
/
從無到有 重振農會信用部
非農業專科、企管碩士學歷的總幹事林坤宏,2005年3月誤打誤撞地進入了福興鄉農會。
當時的時空背景是2002年農會信用部剛歷經了基層金融整頓,成為了36家讓與銀行承受的農漁會信用部之一,農會經歷挫敗後人心渙散,20名員工中還有6位是臨時約僱,百廢待舉。加上農委會補助的振興計畫執行到2006年結束,在沒有經費、沒有人力資源的情況下,只能硬著頭皮重頭來過。
農會要生存,擁有可以自力更生的財力來源很重要,福興鄉農會於是決定在2007年申請重設信用部,從無到有,一步步地慢慢擴展,目前存款達46億,放款26億,存放比62%,逾放比0%。而福興鄉農會2010、2011及2020、2021年分別榮獲「重設信用部經營績效獎」及「專案農貸績效獎」的農金獎,更可見其努力成果。
/
全台生乳供銷最多 福寶酪農有口碑
福寶村可以發展出優秀酪農業有其特殊的自然條件。臨海的背景,擁有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讓這裡的牛隻獲得通風良好的居適環境,加上地理位置偏僻,牛舍與牛舍間不會過度密集,有利於乳牛健康生長;且在飼主企業化經營管理之下,可以生產出優質生乳,也很受到消費者歡迎,而國內大廠牌如統一的Dr.Milk、瑞穗等,皆採集自福興酪農戶。
目前由農會輔導成立了4班乳牛產銷班,全區酪農戶在45戶左右,總計乳牛近16,500頭,成為全台生乳供銷最多的區域。

林坤宏總幹事 (右) 帶領下,福興鄉農會輔導成立4班乳牛產銷班,
總計乳牛近 16,500 頭,成為全國生乳供銷最多的區域。
/
降低成本 全國唯一國產芻料供應中心
在成本考量且必須與國際乳品競爭的壓力下,福興鄉農會遂在2016年成立「彰化縣國產芻料供應中心」,確保可以提供酪農戶草食動物質優價廉且可全年度穩定供應的國產芻料來源。
農會配合政府「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利用休耕農地或有產銷失衡之虞的農作物土地轉作芻料,可以有效運用土地資源與增加農民收益。此外目前也已組織大佃農簽下150多公頃土地種植牧草,並成立了「福興牧草專區」,以施行合理化施肥降低生產成本,維護農地生態環境,達到農、畜產業互惠雙贏的局面。
/
用高科技養牛 豐樂牧場
1991年回鄉經營豐樂牧場的黃常禎,跟鮮乳坊推出聯名品牌,是有獸醫把關、有生產履歷與動物福利標章認證,以及可以溯源的單一乳源牧場。
有遠見的他很明白農村面臨的人力短缺問題,所以去年他引進了自動化4.0的設備,目前牧場裡有4台 AI機器人,主要功能包含清洗乳頭、套上乳杯、自動擠奶、流量感應設施、自動脫落系統,採集生乳過程全數自動化。
「對牛好,提供的乳品品質就會更好,消費者一定品嘗得出來。」抱持這樣的信念,黃常禎認為投資很值得。

農會有政策性專案農貸可以提供資金,讓黃常禎的營豐樂牧場,
引進了採集生乳與自動給飼系統等自動化 4.0 的設備。
/
一張白紙成就一室果香 晨照溫室
31歲的福興鄉青農陳照委獲選今年百大青農,很讓他父母欣慰,因4年前原本在化學工廠做化學分析工作的他決定回鄉蓋溫室務農,雙親就是最大支持。
第一年種溫室成功率很高,因環境是新的,沒有蚊蟲病菌,種植很容易成功;他一開始上網找資料,有問題馬上問老手,一試就成功;而第二年之後的種植才是挑戰,因為溫室環境變舊,遭遇土質連作障礙,沒有雨水沖刷的溫室病菌也容易殘留,讓他的第二年收成大失敗。
將介質土全面換新,從失敗中檢討,如何消毒和清潔才能將病蟲害降到最低,現在他的溫室乾淨到可以光腳走路,就是不斷改進的路程。
更重要的是有農會當青農的靠山,也是他可以專心在農業的原因。他的溫室生產阿露斯洋香瓜、玉女番茄,口碑都非常好,常常供不應求呢!

福興鄉農會給青農很大的支持,陳照委得以培育出優質阿露斯洋香瓜。
/
區隔稻米 走出雜糧一片天
福興鄉另一農產長糯米因高品質、安全、光澤亮麗及口感甘黏等特色很受歡迎,目前栽種面積約800公頃,有其發展瓶頸與侷限。有鑒於未來糧食短缺問題可能浮上檯面,福興鄉農會今年已經積極配合政策,推廣種植硬質玉米面積 123公頃,契作小麥26公頃,未來也會前瞻性調整。
「競爭力不只在現在,還在未來!」林坤宏如此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