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76期-【封面故事】鮮味飄送珍珠蚵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鮮味飄送珍珠蚵

 

200多年前台灣就有插竹養蚵的歷史記載,發源地就在彰化鹿港。時代變遷,彰化養殖牡蠣產量目前位居全台第四,由於所養的蚵體積較小,又被稱為珍珠蚵。彰化縣沿岸如王功、芳苑是著名養蚵之地,沿著潮間帶鋪展的蚵棚,伴隨海風飄送鮮味,蚵農們代代辛勤工作,海牛文化與鮮蚵美味值得珍視保存。

 

撰文戴卓玫 攝影連偉志、戴卓玫

 

小而Q的海珍珠

鮮甜的蚵仔煎是台灣小吃美食代表之一,蚵就是牡蠣,在台灣養殖的歷史已經有200多年,相傳養蚵方法是由中國大陸傳至鹿港,最早方式是以插竹養蚵,後來才根據不同的海域和地形漸漸發展出不同的養殖方式。

 

彰化的牡蠣體積較小,口感有嚼勁。


蚵仔可做的料理相當多樣,因此吸引漁民養殖,最鼎盛時養殖範圍北自新竹縣香山,南至屏東縣的東港,根據台灣省通志的記載,1960年代時,全台牡蠣產量最高的地區就是彰化縣。然而隨著西部沿岸的泥沙淤積、河川排水問題和漁村人口老化與外移嚴重等問題陸續發生,養殖牡蠣的蚵農趨向式微。以2019年的漁業年報來看,目前全台牡蠣養殖區域仍以雲林、嘉義、台南和彰化縣為大宗,而彰化縣的產量排名為全台第四大。

 

體積小肉質Q 珍珠蚵是老饕最愛

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諸讚談起家鄉味的牡蠣淘淘不絕。根據台灣水試所的研究,台灣牡蠣都屬於「葡萄牙種」(另一種為太平洋種,即所謂的生蠔),雖然取名為葡萄牙種,但其實卻是台灣原生種。

 

彰化沿海一帶的潮間帶特別寬廣,退潮時可廣達3-5 公里,因此採平掛式養殖。


同一品種因為養殖的海域和環境差異有著不同收成,以彰化縣來說,牡蠣養殖區多位在泥沙底質的潮間帶,加上潮間帶特別寬廣,退潮時可廣達35公里,所以選擇平掛式養殖。因為漲退潮落差大,這裡的牡蠣有一半時間沉入海裡、一半時間則裸露在空氣中,因而生長出來的牡蠣體積較小些、肉質紮實帶Q勁,所以被稱做珍珠蚵。

 

全台唯一海牛文化 展現古早蚵農智慧

彰化縣是台灣牡蠣養殖的發源地,尤其在芳苑、王功一帶,其中又以芳苑為現存全台唯一的海牛文化而受到矚目。海牛的出現是蚵農的智慧,這裡的潮間帶太過寬廣又有泥沙淤積問題,即便在漲潮時也難以運用船隻載運牡蠣,所以大約在日治時代,就有蚵農想到以牛車運送的方法;將原本在田間工作的黃牛自小訓練適應水性,仰賴以牛車採蚵的方式將動輒百來斤的牡蠣運回,最鼎盛時多達數百頭的海牛在海邊穿梭,是彰化蚵農養殖的黃金年代,代代相傳也有80多年的歷史。......


一般黃牛怕水,芳苑這裡的海牛( 黃牛) 因從小訓練,才能自然地行走在水中。


全文詳見 376期農訓雜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