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76期-【編者的話】關心海洋文化,落實永續責任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關心海洋文化,落實永續責任

 

提及農業通常會有廣義及狹義之說,廣義農業係指農園藝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雖然台灣只是個四面環海的蕞爾島國,卻是舉世聞名的漁業大國。而以農業專業雜誌定位的本刊,針對在農業範疇的我國漁業與海洋領域相關報導,絕不缺席更不能有所偏廢,所以除了每期安排有固定的專欄外,為進一步表達重視與落實,近幾年都會選在71日漁民節前夕的6月份,製作一期和我國漁業與海洋相關的專輯,今年仍延續著這一項優良的傳統,本期正是今年的漁業與海洋特輯。

 

話說出生於雲林濱海偏鄉的筆者,在有著鹹鹹海風吹拂與海鮮味撲鼻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對伴隨著一起長大的海洋與漁業並不陌生。從小看著浩瀚無垠的大海與四時不斷的海產,很自然地認為海洋是個蘊藏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神祕寶庫。直到1980年大學一年級必修農業概論時,才驚覺從小以來這項一廂情願的認知,竟然是個美麗的誤會。

 

不容諱言,占了地球面積71%的海洋,自古以來就無條件提供人類不計其數的免費資源。但發生在18世紀的產業革命,不但改變人類生產方式,也帶動科技發展,導致大量資源被人類快速與無止盡地豪取掠奪。其中海洋的汙染與生態破壞、過度捕撈現象,在近半世紀來更是到了讓人怵目驚心的地步,如再不懸崖勒馬,所謂「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過只是一句不切實際的囈語。

 

想到長於濱海的筆者,從小對海洋與漁業還會有如此偏差的誤解,除了汗顏外,從中也意識到我國在海洋與漁業教育與宣導上的不足。有鑒於海洋是世人共有的資產,對地球與人類的絕對重要性自不在話下,所以實踐與落實永續海洋與責任漁業等當代普世價值與理念,不但是全民更是世人之責。

 

做為平面媒體也是農業專業雜誌的本刊,透過這次特輯的報導就是要在落實永續海洋與責任漁業等普世價值與理念,善盡一己之力與社會責任。其中特別企劃「講漁大小事」,是以科普方式和輕鬆筆觸,告訴大家有關台灣四大漁業的點點滴滴。還有達人獻聲主角楊三品董事長的水族館傳奇人生,開啟了以海洋永續教育的志業。安吉氣象林偉文「與漁人聊天」特稿,則是論述氣候變遷與海、氣象對漁業與海洋的衝擊與因應之道。凡此種種鋪陳,都是為了吸引大家一起來關心與正確認識海洋與台灣漁業等議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