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期-【看見農漁會】穩中求進步的布袋鎮農會
活力加衝勁 轉型休閒找出路
採訪—丁文郁 撰文、攝影—戴卓玫
位於嘉義縣西南方濱海的布袋鎮,面積廣達6,014公頃,因天然地理條件,鹽田、魚塭占大部份,真正可耕農地大約1,200公頃;近年來海平面上升讓良田流失,加上青年人口外流嚴重,成為布袋鎮農業發展兩大隱憂。布袋鎮農會總幹事林瑞蓬到任後亟思改變,除了鼓勵更多青農投入,也逐步結合在地熱門休閒產業,期待在互利互助中找尋農業新商機。
—
秋冬季節,西海岸的海風洶湧翻騰,在嘉義縣西南邊陲處駐守的布袋鎮,在強風吹送中兀自展現恬靜又堅忍不拔的農村純樸風貌;鎮上最熱鬧的區域是轉型為觀光漁港的布袋漁港,來旅遊的遊客以高昂語調放送歡聲笑語,一種洋溢著新希望的美好氛圍在空中飄浮著。
從高鐵嘉義站到布袋鎮農會大約30分鐘車程,一抵達農會,年輕又親切的總幹事林瑞蓬已經在門口向我們打招呼。兩年多前當上總幹事、今年35歲的林瑞蓬雖然在農會任職時間不長,但冷靜且穩健的處事態度卻已贏得會員與員工的信任與口碑。
—
以遠見折服人心 靠團隊打造願景
「就是因為不是本科系出身,更有機會將新觀念帶入;且年紀不等於能力,期待我的加入可以為布袋鎮農會導入更多的活力與衝勁。」林瑞蓬信心滿滿地說著。憑藉對家鄉的熱誠,林瑞蓬一投入就停不下來,馬不停蹄地四處向農友探詢處境與困難之處,對於不熟悉的業務也不恥下問,匯聚起許多新舊員工全力灌注與支援,讓布袋鎮農會有全體一起動起來的團隊感。
「就是因為不是本科系出身,更有機會將新觀念帶入;且年紀不等於能力,期待我的加入可以為布袋鎮農會導入更多的活力與衝勁。」林瑞蓬信心滿滿地說著。憑藉對家鄉的熱誠,林瑞蓬一投入就停不下來,馬不停蹄地四處向農友探詢處境與困難之處,對於不熟悉的業務也不恥下問,匯聚起許多新舊員工全力灌注與支援,讓布袋鎮農會有全體一起動起來的團隊感。
雖然上任僅僅兩年多,但目前已逐步看見成績。林瑞蓬表示,除了持續穩固布袋鎮農會信用部的放款業務,近來也積極輔導青農及返鄉從農等的相關業務,像是輔導網室苦瓜種植,帶動雙贏局面。近來鎮內苦瓜的拍賣價格一直不錯,持續讓農民有良好收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青農返鄉投入苦瓜網室的搭建。
林瑞蓬表示,過往農會裡的各部門難免有各自為政的現象,缺乏一個有系統的呈報制度,到任後於是建立起相關呈報制度,讓各部門意見達到一致性,一起為目標努力。另外定期召開主管會報檢討各項業務與凝聚共識;而外部行銷部分除了原有的臉書粉絲頁社團,透過轉傳分享各粉絲團增加能見度,並且時常在全國最大社群BBS網站PTT上分享農產好物。雖然目前仍以同仁為主要推售者,但透過這些社群媒體的行銷累積不少經驗,近來已有透過網路途徑來訂購的消費者,且數量一直增加中,期待未來通路市場將可以朝以網路銷售為主軸努力。
在經濟事業上,上任後就請相關部門主管盤點在地有特色的農產及水產品,除了虱目魚水產品外,布袋鎮農特產品包含:水稻、苦瓜、小番茄、採種空心菜、蝴蝶蘭、阿露絲洋香瓜都等都很有特色,也是布袋鎮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林瑞蓬一一細數家珍,最知名的首選水晶米,採用的是台南11號水稻品種,曾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全年皆可以在農會本會及各分部買的到。由於水晶米栽培在帶有鹽份的土地上,而有種特殊口感,因此深受老饕喜歡,回購率非常高。農會也運用各分部場所來增加販賣的場地,並曾在當地臉書社團分享辦理抽獎活動,讓大家留言對水晶米感想,藉此也增加了水晶米的能見度。另外更透過深入社區的方式推廣,像是鼓勵社區長壽會採用本會的水晶米為贈品或禮物、農會農事小組會議也以水晶米當做伴手等等,以加強附近鎮民對在地水晶米的好印象。另外在分部裡面增加一處的社區小舖實體店鋪,讓鎮民來洽公時也可以順便採訪並且成為團購取物時的據點,採用「布袋禮好,好禮款待」的標語,讓消費者印象深刻,也連結起附近婆婆媽媽們的好感情。
而屬於日本品種的阿露絲洋香瓜,比起日本進口的販售價格相對親民且品質優良,甜度也絲毫不減,因為數量限定,因此常被搶購一空,需要透過農會訂購才買得到呢。
![]() |
布袋鎮花卉產銷班以蝴蝶蘭獲得神農獎殊榮。
|
![]() |
蘭花苗 |
傑出農民 讓蝴蝶蘭在小鎮飛舞
由於地理位置靠海邊,這裡東北季風強而且鹽分重,讓人懷疑可否栽培蝴蝶蘭﹖而實際上蝴蝶蘭最適合生長的緯度就是在北回歸線附近,尤其雲嘉南區域栽培最多,雖然布袋鎮的環境條件不算優越,但蝴蝶蘭主要培植在溫室,所以受到干擾大為降低。
農業只要用心經營也會是讓人刮目相看的事業,近年來不少青年農民回到故鄉,抱持的就是這樣的信念,布袋青農會會長陳明雄就是很好的例子。之前從事建築業的他因父親年邁,加上捨不得養育拉拔自己長大的土地荒廢,在家人支持下8年前就返鄉經營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