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期【賢聊閒聊】農業休閒療癒的 6G 與商機
農業功能在拓邊,休閒農業邁進 4.0。
撰文、圖片提供/顏建賢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休閒旅遊,除了是生活品質的提升外,也是獲得增廣見聞和拓展視野的機會。休閒旅遊同時也因人們的需求與重視而成為重要的產業;對政府部門而言,休閒場域與機會的提供也是重要的施政政策,更是崇高的政治理想。學習休閒有三個層面,首先成為聰明的休閒消費者,再者成為休閒產業的優質業者,第三個面向是成為休閒社會的規劃者、研究者及執行者。
「田園主義」、「家庭主義」復興
近年來人類在經歷過天災地變及人為的戰爭與居住環境惡化,尤其全球在COVID-19 疫情的大衝擊後環境意識提昇,也開始正重視環境的保育。在政府部門及公司的治理上對 ESG 的重視與執行,在行動上對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的 17 項目標,「 淨零碳排 」也愈見具體化的展開;另外對個體而言,人們受到這些衝擊後,亦開始反省生命的意義,除了工作外,走向自然及回歸家庭成為趨勢,亦即我們所稱的「 田園主義 」和「 家庭主義 」的復興,而這兩個主義的復興,正是農業休閒的機會與時代的來臨。
農業功能在拓邊,休閒農業邁進 4.0
大約在 40 年前,台灣的農業開始由生產技術與農業產品提供導向的農業,開始轉型為以消費者為主的休閒農業發展。近年因數位科技的發達與永續發展的意識提昇,各個產業紛紛提出 4.0 版,農業部也著手規劃「 休閒農業 4.0」。
農業多功能的拓邊已是我們熟悉的事,休閒農業也從吃喝玩樂的農業休閒,進化至富含教育意涵的農業體驗。食農教育,更向淨零減碳的循環永續農業及農業療癒養生健康的新亮點前行。
農業休閒療癒的 6G
伴隨數位科技的發達,電信科技業已往 5G、6G 邁進,筆者也嘗試從綠色永續的觀點提出農業休閒療癒的 6G 與商機,提供休閒農業發展與優化的參考。
一、綠色環境(Green Enviroment )
台灣的休閒農場與休閒農業區的場域,多數已往有機及友善的綠色永續環境場域建構,強調有機、友善的栽種與培育,部份休閒農業也開始奉行循環農業,甚至取得永續旅遊(GSTC )的認證,這樣的健康綠色環境的建構是農業多功能拓邊的基礎,這裡的商機包括:門票的收入、場域設施租用費用,因淨零碳排帶來的利益,及永續循環利用帶來的利益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形象品質等無形價值帶來的後續商機的展開。
二、綠色農業產品(Green Agriculture Products )
因著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日益優化的有機友善環境,這裡所生產的農產品,因生產環境的健康自然狀況,消費者得以「 溯源 」的方式,信任農產品的安全健康,不一定要再經過第三方驗證花費許多時間與費用,農產品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當然此時的綠色產品也不只限於農作物等食材,包括綠色採購的用品配置、在場域內的住宿、餐飲、體驗及農業文創商品等都是很大的商機。
三、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 )
綠色旅遊早已是全球公認的旅遊趨勢,所以優質的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就是綠色旅遊的最佳基地,在這樣的基地更能符合「 田園主義 」和「 家庭主義 」精神的呈現,在這樣的旅遊產業中,可以在食、宿、行、遊、購、娛、育、美各個層面產出綠色旅遊商品並創造商業利潤。台灣的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在綠色餐飲、綠色住宿、食農教育及各種農業體驗教育活動的服務,已有相當豐富且優質的經驗,但在優質健康農產品的加工研發、農業文創商品的設計與運用農業美學提升綠色農產品的價值等,仍有很大的拓展和進步的空間。
運動一直是動物尋找食物及促進身體健康的必要能力,許多都市人的運動,是在密閉空間甚至冷氣房內從事機械帶動的付費課程,雖不能說沒有成效,但趨勢上是人們更嚮往走向戶外,融入在大自然開闊的環境和動植物、山川的互動中,這樣的綠色運動造就了相當可觀的新商機。除了各種被熟知項目如健走、跑步、自行車等個別健身運動,亦可舉辦團體綠色運動活動或競賽,都是很不錯的商機。可在綠色環境中展開外,台灣生態旅遊的發起人之一陳章波教授,退休後開始在休閒農場等綠色環境展開「 禪勁太極的推廣教學 」,獲得很大的迴響。
五、綠色照顧(Green Care )
隨著人口老化的時代來臨,銀髮族數量不斷上升,但他們也是社會一群龐大的「 有錢有閒 」族,銀髮族普遍重視身體的健康和休閒養生,政府各部門也都十分的重視,農業部自民國 109 年起透過地方政府及農會,輔導補助推動「 綠場域、綠飲食、綠療癒及綠陪伴 」四面向的綠色照顧政策,已有相當的成效;而休閒農場和休閒農業區本就是重要的綠場域,除了政府政策的推動外,綠色照顧在此也可以成為一項很熱門的「 商品 」,但看如何規劃其商品及優質的執行。
六、綠色療癒(Green Therapy )
已故的自然醫學醫師王群光曾提出「 人為什麼會生病 ? 就是環境、食材及壓力出了問題 」,真是很深刻和完整的說明,而自然健康的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本身的環境、食材都是健康、新鮮、當季的,進入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的遊客,大多是心情放鬆且面帶微笑,洋溢幸福感,所以能長期在此參與休閒療癒活動,幾乎可以達到「 預防醫學 」所需要的效果。哈佛大學醫學博士黛芙妮 米勒(Daphne Miller )所著「 好農業,是最好的醫生 」,是她對土地、永續農場與醫療的觀察筆記,十分讚揚好農業在預防醫學扮演的重要角色。

/
當然近年來我們在農業療癒領域中,森林療癒,園藝療癒、寵物療癒等都已蓬勃展開,甚至創造相當的商機和價值。更有甚者,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博士,近三年來與台灣休閒農業學會的合作,在休閒農場辦理「 減壓生活禪 」獲得很大的成效。未來在這些綠場域,培育相當的身心靈減壓健康課程的帶領人員,設計相關的健康養生療癒課程,是發展趨勢更是重要商機。

綠美學、綠療癒、綠身心靈環保,是農業休閒療癒的目標
筆者最敬佩的是日本的 MOA( 岡田茂吉協會 )在日本熱海地區的大仁有機農場內,有兩棟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建築物,一是 MOA 美術館,一是整棟原木建構的醫院,他們的中心思想是要人們幸福健康美善,面向太平洋的 MOA 美術館周圍環境極其優雅,除了戶外藝術裝飾外,廣植櫻花樹,櫻花盛開時,「 櫻花海 」氣象萬千,館內的美術收藏品令人驚豔,更有甚者是美術館採用玻璃落地窗,窗外的美學一覽無遺,戶外的空間氛圍和植栽亦是美術的呈現;而原木建構的醫院,在空間環境是健康的,就身體的健康檢查仍是採西醫應用高科技醫學儀器的檢查,但發現有不健康狀況,則不以西藥治療,而是採用健康有機食物的食療、園藝療癒、音樂療癒、藝術療癒、農場健走、景觀冥想等較自然的方式,進行身心的改善,從後測的檢驗證明有很不錯的療效而漸被部分日本人接受。
在台灣「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 」與日本 MOA有相當密切的聯結,共同推廣這樣的理念,但礙於還沒有建置這樣的美術館和醫院,所以大多的心力仍投在有機環境的推廣、輔導及有機農產品的認證,盼望不久的將來,台灣也能有這樣完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