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期-【編者的話】 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2020年除了發生席捲全球、讓世人聞之色變的COVID-19疫情外,對台灣人口現象更是個關鍵年度,因為在這一年我國開始面臨「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困境。再從2021年8月我國人口統計資料,65歲以上人口數為3,889,986人,占總人口比率16.59%,顯示出我國已處在高齡社會快速朝超高齡社會邁進的階段。人口負成長加上高齡社會已翩翩來臨,讓爾後高齡者安養、照護與終老問題更顯得棘手與迫切。
禮運大同篇是受到儒家文化薰陶之人嚮往的理想世界,相信不少讀者在求學期間都曾研讀過,其中揭櫫的「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對已進入高齡社會的台灣,不僅是一種追求的理想目標,更是最需要積極落實的社會安全政策。
為因應台灣人口結構的轉型,就高齡者部分,我國從2007年開始推動長照計畫,並
且已從1.0進化到目前2.0。同樣是面對老年化的議題,黃髮垂髫的情形已成為農漁村頗為特殊的一道風景。而從統計資料指出,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前5名的行政區,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屏東縣都是農業縣,可視為明證。這也在在凸顯農漁村高齡者照護安養問題的嚴重性有甚於其他地區。
立足台灣已超過百年、最深耕農漁村的農漁會,不管基於企業社會責任或是實踐其宗旨,都不能對日趨惡化的農漁村高齡者問題袖手旁觀或視而不見。目前雖已有76家農漁會配合農委會綠色照顧政策,推動在地農漁村高齡者服務,但只342家農漁會約23%,仍屬偏低,實可再加強。當然更期待未來我農漁會在面對不斷惡化的農漁村高齡者問題,除了配合農委會的綠色照顧政策外,還能再做的更多、更深入。
基於高齡化已是全球不可逆轉的趨勢,台灣在此一問題的嚴重性,相較已開發國家絕不遑多讓。有鑒於此,本期特別企劃「大齡世代,你準備好了嗎?」,旨在探討面對高齡化時代的來臨,我們要做些甚麼、能做些甚麼;面對在地高齡化的問題時,我農會又能貢獻些甚麼。延伸自本期特別企劃,謹在此呼籲唯有公私部門通力合作,全民一起面對,才能做好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