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期-【小農碳匯】讓土壤醫生在台灣落地生根

軍事衝突摧毀了大量的農地、農村,造成食物供應缺乏,聯合國糧食組織呼籲要和平,保護農民與農地。( 版權©FAO. 授權使用)
讓土壤醫生在台灣落地生根
撰文、圖片提供/方儉
/
「台灣小農種碳專案」為了持續擴大進行,需要一套讓農民容易理解,且可執行的教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自2015 年以來,大力推動促進土壤有機碳增加,成為土壤碳匯,可以同時解決糧食與氣候的危機,因為土壤的有機質增加,土壤健康,作物才能保證穩定的產量,供養地球日益增加的人口,預計2050 年將達到100 億人,同時又要溫室氣體又要「淨零」,如果要保持人類生活品質,就要讓全球的可耕地扮演固碳的角色。
/
和世界一同改善農地土壤
近年的軍事衝突,造成農民與農地大量受損,成為重大的人道危機,在生命和食物的危機下,更顯出土壤的重要性。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我們實施「全球土壤醫生計劃」,珍惜和平與富饒的土地。全球土壤醫生計劃(Global Soil Doctor Programme, GSDP ) 是由「全球土壤伙伴關係(Global Soil Partnership,GSP )」制定的一項農民對農民的訓練計劃。
該計劃旨在為農民提供教育材料,讓他們了解永續續土壤管理(Suatainable Soil Management, SSM )。卓越農民—被公認為「土壤醫生」,他們被選為支援和教育當地社區的其他農民。
該方案創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交換過程,促進了SSM 的實踐。今年3 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全球土壤醫生計劃同意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與天地和氣公司成為參加團體,並授權使用他們的必要教材與內容,並翻譯成繁體中文。但由於台灣不是會員,所以他們不能直接提供相關的支援,但可以將台灣的活動向他們報告。
台灣自1971 年退出聯合國以來,很少和聯合國相關組織打交道,政府機關參與有國際政治的阻力,民間組織反而可以有較大的參與空間,即使非正式的會員,還是可以用純民間的身分參與具有普世價值意義的民生活動。
加入聯合國全球土壤伙伴計劃
7 月開始,我們以「全球土壤伙伴計劃(Global SoilPartnership, GSP )」倡議者身分正式展開「全球土壤醫生計劃」,預計將所有教材、相關參考資料中文化,並尋找、徵求各縣市的土壤醫生參與團體與個人,並依照GSP 的規則組成團隊。
只要是願意出錢、出力共同推動土壤醫生的團體,都可以成為倡議者,倡議者選出潛在的農民團體和選擇潛在的土壤醫生( 一般是農人),並展開必要的訓練,訓練出土壤醫生,再由土壤醫生訓練當地社區的農人,舉辦社區活動。
倡議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1. 屬於政府機構、推廣服務機構、土壤科學學會、地方/ 區域協會、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或任何其他在該國積極從事「永續土壤管理」工作的公認機構,或者是土壤學者;
2. 表現出對「永續土壤管理」主題的興趣,見《永續續土壤管理自願準則》( 翻譯中),並具備紮實的農業、土地管理或自然資源管理的一般知識;
3. 能夠並有興趣長期維持該計劃;
4. 與農業社區有現有的聯繫和聯繫( 倡議者必須得到農民的信任),並能接觸到農民的人脈網路;
5. 獲得資助訓練人員的財政資源或運作土壤醫生專案的費用;
6. 理想情況下,國家級的推動者應有可能與地方其他推動者進行協調和合作。
倡議者的角色:
1. 協助訓練人員參加GSP全球土壤伙伴計劃訓練班;
2. 確定將參加該計劃的農民團體,並傳播資訊以鼓勵他們參與;
3. 根據全球土壤醫生標準,選擇符合GSP的訓練師;
4. 根據列出的標準,確定和選擇潛在的土壤醫生;
5. 對土壤醫生進行使用GSP 全球土壤伙伴計劃編製的教材的訓練;
6. 為土壤醫生提供實施該計劃所需的教育材料;
7. 支援對其他農民進行土壤醫生訓練;
8. 通過將教材翻譯成當地語言來支援GSP 全球土壤伙伴計劃;
9. 將GSP 全球土壤伙伴計劃教材與國家一級已有的相關資源和舉措相結合 ;
10. 使GSP 秘書處和土壤醫生之間能夠交流資訊( 確保定期進行反饋);
11. 與GSP 全球土壤伙伴計劃分享實施反饋( 例如實地經驗和當地知識),並就如何改進該計劃提出建議。
保護農地人人有責
台灣目前已有良好的民間自發的農民訓練課程,例如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和食品工業科學研究所長期合作,有系統的在各地推廣農漁牧民使用、自製擴培光合菌,成效斐然,已有近萬名農漁牧民受到訓練,並在各地廣泛使用中。
台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業推廣中心近年在花東地區審認超過500 公頃的友善環境小農,形成一股改變的力量,該中心主任台東大學教授劉烱錫信誓旦旦希望將台東縣全縣都變成有機農業。台灣小農種碳專案逐步擴展中,希望在今年增加到1 千公頃參與「種碳」的農田,利用農地作物的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種」回土壤中。
如果有意成為土壤醫生, 或是土壤醫師的訓練師, 請與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聯絡,service@mihumisang.org,我們將會提供相關資料給有志參加者。
.
.
.
.
.
.
詳情請見398期農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