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89期-【國際傳真】日本的「農福連携」實踐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日本農林水產省推動農福連携。(圖片來源:農林水產省 Twitter)



農業與身障者福利的結合

撰文—張怡潔


這幾年,日本的農業新聞中時常可以看到「農福連携」一詞,意指農業與社會福利的合作,透過擴大身心障礙者在農業領域中工作的機會,一方面讓障礙者能透過農作實現積極的社會參與、改善生計並建立自信,一方面讓農業人力不足的問題得到緩解。

/

讓社福從「別人家的事情」變成「大家的事情」

2016 年政府制定了社區共生政策「日本一億總體活躍計畫」,其中特別指出了農業與社福的合作,也就是農福連携,讓社會的弱勢族群能夠在農業領域裡充分地活躍。

隨後,相關的非營利組織、企業開始遍地開花,組建媒合平台與研討會、擴大農福合作的農產物行銷等實際行動,農福連携的概念逐漸在日本農業圈中發酵。

農福連携的對象並不單指高齡者,而是廣義地包含了身心障礙者、生活窮困者、更生人等社會上較難以找到工作的弱勢族群。

社福與農業,一個是勞動力的供給,一個則是對勞動力的需求,這兩者如能有效的媒合,將可創造雙
贏局面。


/

農業與身障福利的結合如何共創雙贏

農作業從整地播種、耕種、收穫、包裝到販售,包含了多樣性,對障礙者而言,可以針對能力範圍選擇適合的工作項目。此外,接觸土壤與自然也被視為對精神安定有顯著效果,園藝治療就是一例。最重要的是,障礙者能從中獲得獲取相關技術,獲得工作報酬,達到自立生活的目標。

而農福連携對農業經營者而言,又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農業所需求的人力,經常是集中於特定時期,透過引介障礙者參與農產品的加工或是出貨準備,將可以有效減輕農忙時期的人力不足,讓農業經營者能夠在務農人口減少的狀況下,還能持續擴大事業規模。

日本在推動農福連携上主要採取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以社福機構、非營利組織為主體。社福機構可以透過租借、購買農地,或者與休閒體驗農園合作,引介障礙者從事農業工作。

當然,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業經營的社福機構來說,突然要直接租借農地從事農業的風險可能過大,一般更普遍的做法,是社福機構與農家簽約,以外包的方式承攬一部分的農作業。

機構與農家中間的媒合,可由政府的社福課、農協甚至是民間企業來運作。第二種方式,則是由農家主動雇用障礙者工作,這一方面,政府提供了補助金以及技術訓練的人員。

對於障礙者是否可以升任農業工作有所疑慮的農家,可以先與社福機構合作,透過單日的農業體驗活動,循序漸進引介障礙者,如果過程順利,直接雇用障礙者工作的農家也不在少數。


/

農福連携的挑戰與未來課題

展望未來,要讓農業與社福能夠長久地合作下去,關鍵將落在「如何提升障礙者的工資」之上。

依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19 年障礙者的工資,在就職支援 A 型的機構工作(有簽訂雇用契約)的話,每月平均為 74,085 日幣,如果是沒有簽訂契約的就職支援 B 型(輕型工作),平均酬勞約一個月 1 萬 5000日幣。

這都還是依賴政府提供津貼補助之下的狀況,如果未來要落實障礙者的就業公平,提升工資是勢在必行,在農福連携的範疇之中,勢必就得從生產、加工、到販售一體化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了,如同前述的農業法人「ONE GO」將為自家的甘王草莓打造成品牌與服務,將市場放諸亞洲,拉高價值,創造障礙者也可以正常工作、為社會貢獻的農業環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