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期-【封面故事】找尋麻芛
找尋麻芛
企劃/黃碩君 採訪、撰文/彭翔元 攝影/胡景南 影音/陳鼎仁、奚安鴻
/
聽聞麻芛是台中專屬的夏日戀歌,也是在外遊子心中「阿嬤的味道」,消暑之外,還專治鄉愁。
什麼是麻芛( ㄨㄟ ˇ )? 麻芛是黃麻的嫩葉,其實台中人習慣用台語稱呼它:麻薏( 一ˋ )。黃麻乃早期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產業更迭下,栽種面積漸已寥如晨星,產地所在的台中地區農會又如何三管齊下,留住地方特有作物與文化的根基?
麻芛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資產,找尋麻芛芳蹤,何不趁此炎炎盛夏,就從南屯的一路退火食旅開始吧。
/
別說吃過,就連「麻芛」兩字,一般人可能都很難正確發音。不會讀、沒吃過正常,但麻繩你一定看過,甚至用過。其實麻芛與麻繩皆出自黃麻,依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在台灣人的記憶中,它們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
麻芛,台中特殊作物
台灣種植黃麻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從福建引進,日治時期由於「農業台灣」殖民政策,米、糖、鹽等物資需要使用大量麻布袋來裝運回日本,便開始有計畫地種植黃麻,根據記載,1939 年的最盛時期全島種植面積達到23,121 公頃。
黃麻是除了棉花之外重要的植物纖維,過去種植主要用途在於織布與繩索,隨著石化工業發展,塑膠袋取代了麻布袋,黃麻也逐漸失去經濟價值。1957 年,台中農事試驗場以黃麻種子改良出「台中特一號」新品種,又稱為甜麻,甜麻成了一種新興蔬菜,並在台中盆地大量種植,雲林以南、豐原以北較少人食用,於是逐漸形成了台中特有的食材文化。
麻芛,台中夏天的特有食材。
苦中帶甘,吃苦當吃補
說起台中地區農會,廖述宗總幹事說:「我們台中地區農會轄區是省轄市時代的台中市,雖然是都會區,但還是有蠻多農地,會員數量也不少,與大多數農會相比,業務範疇相差不大,但特別的是,我們有自己的碾米廠,還經營了兩所幼兒園。」
因為有一座碾米廠,可以想見的,稻米是台中地區農會主要推廣的重要農產品,其次則是麻竹筍,廖述宗總幹事分享,台中地區的農民們採收麻竹筍之後,直接浸泡冰水,農會會透過冷鏈系統,協助農民將麻竹筍運輸到市場上銷售,保持麻竹筍的鮮度,因此銷量
不錯。
至於在其他業務上,秉持著盡力協助會員們需求的經營理念,總幹事總是期勉同仁們持續精進自身專業,透過專業與耐心回覆會員們的問題,提供最適切的解決方案。正因為時時刻刻想著農民們的需求,對於保存及推廣麻芛,廖總幹事也抱持著「盡力留下象徵著農村生活的飲食文化,不要讓它消失」的心情,農會想方設法提供資源。
提起麻芛,他用一句話形容對麻芛的感覺:「是一種很喜歡吃的食物啦,但要自己弄,就有點懶!」靦腆的微笑中,點出保存傳統飲食文化的不易。廖總幹事說:「麻芛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台中,可以說是一種老少咸宜的農特產品,非常獨特,它其實是早期製作麻繩麻袋素材—黃麻的附屬品,雖非主食,但因為以前人們生活刻苦,農家對於食物的口感並不講究,希望不要浪費,物盡其用,簡單地說就是把吃苦當成吃補啦!」
他回憶起兒時吃麻芛湯的情境,當時自家附近都有種植,爸媽每次去採收回來之後,就會叫小孩們幫忙撿摘嫩葉,「我們要細心的撕掉葉脈,留下嫩葉,如果沒處理乾淨吃起來就會很苦。」,叫一群活潑亂跳的孩子們靜下心來處理麻芛葉,雖是件苦差事,但想到等等就會有清涼甜美的麻芛湯可以喝,一切都值得。
廖總幹事接著分享,小時候媽媽會混和自己做的蝦醬,或小魚乾去做成鹹的麻芛湯,也會加地瓜做成甜湯或鹹湯,吃法跟做法非常多變。總幹事認為,一般沒吃過麻芛的人,光看媒體報導會覺得這種植物苦苦的不好吃,但其實那對台中人來說,是一種苦中帶甘的感覺。
廖述宗總幹事回憶起兒時吃麻芛湯的情境。
三管齊下, 保存傳統
民國70 年代,配合政策推廣地方特色農產品,台中地區農會鼓勵農民種植麻芛,希望藉此增加農民收入。因為麻芛是非常普遍的農作物,雖然經濟價值不高,但容易種植、病蟲害少,若能轉化成特色產品,或許能讓農民覺得有利可圖,進而提高種植意願,廖總幹事說:「以前農會曾經做成麻芛麵,銷路不錯,現在有些農家會製成冷凍包,讓想回味麻芛湯的民眾,可以免去自己動手做的繁複流程,輕鬆品嚐。」
為喚起台中人對麻芛的記憶,吸引更多民眾來認識麻芛這種植物,台中地區農會三管齊下,首先,借重田媽媽的好廚藝,開發多樣的糕餅或冰淇淋等創意甜品,對接新世代的年輕人,讓民眾品嚐麻芛的特殊風味。同時,由家政班同仁邀請手工藝老師,以黃麻為素材規劃課程,進行染布與編織等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扎根食農教育,由農會的四健推廣與小學老師合作,將麻芛帶進校園,也跟在地青農合作進行五感體驗,延伸學習場域到種植現場。
走進食農教育現場
「今天我們要煮麻芛湯,全班分成四組,用闖關方式進行。第一關,小朋友要先撕掉麻芛葉脈,留下葉子。第二關闖關地點在教室外,去揉麻芛葉,把苦汁揉掉。第三關再回到教室,小朋友輪流切地瓜跟秋葵,做為麻芛湯的配菜。第四關則是將二三關的主角及配菜結合在一起,煮成麻芛湯。」,五月底,台中地區農會四健義務指導員郭佳薇老師,站在光復國小四年三班的講台說明食農課程的任務,小組老師帶著孩子們分頭進行,短短一個小時,從撕、揉、切、煮,每一個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完成闖關後郭佳薇便引導思考今天的課程內容,包括每一關卡的重點何在?困難之處?為什麼要這麼做?甚至帶入一些食品安全及SDGs 的永續發展議題。
事實上,認識麻芛的課程在小學班級已經走到第六堂,農會四健指導員簡文敏指出,麻芛食農課程要投其所好才能提高學習興趣,之前老師們已透過繪本解說、麻芛甜品、麻芛肉燥麵、製作麻芛銅鑼燒等不同單元,帶領孩子們慢慢地從不認識到喜歡到深入了解,其中帶入各種關於文化、人際關係、市場行銷等跨領域知識,真正做到了食農教育結合現在最熱門的素養議題。
而對於班級導師來說,有了農會的專業協助,不但能讓孩子們了解故鄉的飲食文化,更能養成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看著孩子們興致勃勃的了解麻芛這種獨特的地區性植物,導師也覺得十分有意義。
農會深入教育現場執行的食農教育課程規劃相當完整,從義務指導員講解課程內容,到讓孩子們親自動手體驗,以及完成作品後的品嚐,讓孩子們收穫滿滿,大家都很喜歡這堂課。
為地方特有文化,多一點努力
廖述宗總幹事說:「我們除了進入學校進行食農教育之外,也在暑假期間規劃課程,邀請父母親帶小孩來參加做糕餅或麻芛湯的DIY 活動,透過親子互動,重新創造對於麻芛的記憶,不然隨著時代變遷,這種傳統飲食文化會愈來愈難保存下來。」
當然,就現實面上來說,麻芛並非一般農作物,缺少強大的經濟價值,即使農會挹注資源,還是無法讓農民大量種植,廖總幹事說:「雖然麻芛產量農會並未掌握確切數字,但判斷產量應該不高。」因此,他坦言在推廣麻芛的過程中,有時候想想也會感覺挫折與無力,「但如果農會不多做一點努力,用各種方式保留麻芛飲食文化,那麼屬於台中地區的特有文化基礎可能會就此消失了。」
/
麻芛, 連結消費的一束光
以麻芛為主角,台中地區農會團隊進入教育現場進行食農教育,推廣台中在地傳統飲食文化的腳步,並不限於教室內,還走進戶外,與青農合作,一起拉大推廣力道,廖述宗總幹事說︰「台中地區有許多活力充沛的青年農民,我們很希望藉由他們的協助,一起來推廣麻芛文化。」
青農陳君如在臉書社團上經營「城市耕農雞」粉絲團,便是與台中地區農會合作推廣麻芛食農教育的主力,陳君如不但是台中地區青農聯誼會會長,2024年還榮獲第七屆百大青農的獎項,以及台中市優秀青年等榮耀。
陳君如說:「我擔任台中地區青農聯誼會會長已經兩屆,戶籍在台中南屯區,種植土地也在南屯,是個土生土長的南屯人。母親是我們新生里家政班班長,從年輕時就參與許多農會活動推廣及農會志工。當我決定從農時,台中地區農會剛好要成立青農聯誼會,這才開始有更多機會與農會接觸,台中市區有許多展攤機會,都是農會鼓勵我出席,甚至幫我報名參加。近期獲選百大青農後,我跟農會有了更密切的合作接觸,七月初才參加農會前往社福單位捐贈農產品的活動,十分有意義。」
/
透過麻芛強化農場獨特性
而談起種植甜麻的過程,陳君如回憶︰「媽媽跟阿嬤一直都有種甜麻,只不過都是種給自家人吃,並沒有販賣,附近鄰居也是如此,家裡後院多少都有種甜麻,夏天時會自己摘麻芛、自己處理後煮來吃。」回來務農後,一方面因為母親擅長利用麻芛梗進行加工做手工藝品,對於推廣黃麻十分熟悉,「此外,我也在思考要找一種作物,讓大家可以聯想到我,強化農場的獨特性,」陳君如說,於是她善用南屯地利之便,從麻芛切入,先從推廣教學工作做起。
就這樣,陳君如一邊擴展甜麻種植面積,一邊舉辦食農體驗,並研究如何才能透過體驗活動或延伸周邊內容,讓黃麻這種作物展現出更豐富有趣的面貌。陳君如說:「我們透過五感設計食農教育課程,以視覺及聽覺來說,用繪本說故事、農場場域接觸植株及友善環境昆蟲的方式,讓學員看見並觸摸麻芛;透過品嚐不同類型麻芛飲食,譬如傳統麻芛湯、各式甜品如麻芛冰淇淋、果凍、狀元糕、雪花餅,滿足味覺體驗;在農場中舉辦盲測或尋寶遊戲,讓學員找尋香草及辛香料植物,刺激嗅覺感受;在觸覺上,則用工藝品如黃麻、瓊麻、亞麻等相關織品,延伸學員對黃麻的想像。」
一物多用的黃麻
陳君如回憶︰「其實小時候我不愛麻芛,夏季太常看到它,而且有時候陪著阿嬤出去跟鄰居們一起處理麻芛葉,處理起來很麻煩,大人們又聊天聊很久,覺得這種作物吃之前實在很不方便。」
從農之後,陳君如才開始注意麻芛的歷史與飲食文化,以知識角度認識麻芛,加上探訪地方耆老以前記憶中的麻芛故事,這才發現麻芛實在是一種很有趣用途很多的作物,它的汁液可以用來洗頭髮,對頭髮很好,麻梗可以當柴燒,甚至做為早期的衛生紙,稱做「屎篦( ㄅㄧ ˋ )」,黃麻纖維可以用來做衣服、繩子、麻布袋,可以說早期的農村生活在在離不開黃麻,整株都有作用,是當時生活困苦的農家,最經濟實惠的衛生用品。
至於黃麻成熟後,葉子可以採收後煮來吃,農民們發現味道苦澀難嚥,於是便只挑揀嫩梢、新長出嫩葉的部份( 即是「芛」之意),經過搓揉去除苦水後,加入地瓜和魩仔魚,煮成清涼退火的麻芛湯來喝,如今的麻芛名稱也就是這樣由來。飲用麻芛湯是祖先們對應炎夏避免中暑的智慧,更是惜物愛物的象徵。如今,台中南屯主要種植的是一種改良黃麻品種的甜麻,分成圓果種甜麻和長果種甜麻,依照莖部顏色不同可區分成綠骨與紅骨。
而一般傳統市場或攤販賣的多為圓果種甜麻,吃起來帶一點特殊的苦味。長果種甜麻對於長輩級的阿公阿嬤來說,苦味不明顯,吃起來沒有麻芛湯的感覺,即使葉子不需要搓揉即可入菜食用,但還是較不普遍。
陳君如觀察:「目前購買麻芛產品的消費族群,多半以偏年長或嫁到外地的婦女為主,對他們來說,麻芛像是尋找家鄉味的一種食物,年輕族群目前較少,我們還得加把勁持續推廣。」
會讓人感動落淚的麻芛湯。
以食農教育改變人們印象
而投入食農教育之後,陳君如也發現原來透過有趣的實作與課程體驗,除了可以帶領南屯在地人回溯過去傳統飲食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讓下一代孩子們知道,台中南屯也有可以推薦給外國朋友或外地人,專屬於這裡的名產喔!因為只有台中才吃得到,」對此,陳君如感覺格外有意義。
她也分享印象深刻的幾次食農教育體驗,陳君如說︰「有一次中山國中的孩子們來農場體驗認識麻芛,起初問沒幾位學生吃過,還沒認識麻芛之前,甚至有點抗拒麻芛的色澤,當進行完整個體驗過程,從處理、料理一直到品嚐之後,竟然接受度大幅提升,有學生一次喝個兩三碗,離開前還問可不可以打包帶回家繼續喝哩!」以外,也有帶著兩三歲小孩的家庭來訪,也是類似反差效應,完成課程之後兩大鍋湯品全部喝光光一滴不剩,讓陳君如大感驚訝。
「當然,因為麻芛,我跟阿嬤彼此之間也可以創造更多共鳴及回憶,因為我只要一辦活動,阿嬤就可以跟許多家庭主婦分享農村飲食,看她興致勃勃地分享關於麻芛湯的回憶,我在旁邊也超感動的。」陳君如說。
雖然被歸列於傳統飲食文化,麻芛卻在農會與青農的協力合作下,展現出活力豐沛的新生命,超越傳統與現代,成為兩代之間最親密溫暖的連結。
自從返鄉務農後,也有更多時間可以陪伴家人。
有關南屯麻芛影片請看▲
.
.
.
.
.
.
(ps.有關田媽媽麻芛工作訪x林金生香、黃麻工藝、美味麻芛料理食譜等精彩內容,請詳見398期農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