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站標題

398期-【俯拾皆食農】食農教育 無法脫離地方與生活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手作豆腐對社區長者而言,都曾是熟習的生活經驗與農村記憶。



食農教育 無法脫離地方與生活

撰文/邱靜慧 圖片提供/新化社大


/

菜園,來自地方歷史脈絡

「我以為要談學校菜園,而不是歷史。」男孩說。
「沒錯,有道理,可是要談學校菜園,就不能不談歷史,兩者息息相關。」老師說。
「到了2020 年,學校菜園就一百歲了?」小女孩嘗試回答。
「沒錯,不只這個校園,全阿姆斯特丹的學校菜園都是一百歲。」老師肯定的說。

這段對話出現在2020 年阿姆斯特丹國際兒童影展《孩子們的菜園農場》(School Garden )影片開頭的五分鐘內。1920 年代,為了解決社區貧困、糧食短缺的問題,許多學校實施了菜園的計畫,讓學生也可以為盤中餐貢獻己力。而除了生產糧食,當時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從種菜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如今阿姆斯特丹與其他地區的校園菜園,已是數萬名荷蘭兒童熟悉的地方。



食育,享受大自然的餽贈

如何從種菜中培養喜愛大自然的能力?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圍繞在菜園農場,依循四季變化,學童在這裡進行種菜養蜂、製作料理、生物調查等活動。它是「農業課」:孩子在自己的小單位菜園,以腳踩畦、用手鬆土、撒種堆肥,種植紅蔥、馬鈴薯球莖。養蜂課程則是了解蜜蜂的授粉,以及蜂蜜的原理;最後還比賽誰種的紅蘿蔔最重,可以領大大的獎盃!

也可以是「自然課」:用顯微鏡觀察土壤性狀,畫下冰晶、加入水搖晃成「可可牛奶」;老師拿來自動照相機,讓孩子觀察是誰偷了農場的蛋?在有翠鳥、水蛇活動的健康溪流捕撈水蚤、龍蝨等水生生物做研究。

最後是「料理課」:引導孩子到菜園採摘親自種植的蔬菜,討論嚐起來的味道是辛、甜、苦,或是酸?
而料理課肯定是小孩的最愛,把蔬菜切細全部入湯烹煮,擀麵皮加入蔬菜做成比薩、一道自菜園採集製作的生菜沙拉等等,不只在此自己親手製作料理,也把成果帶回家邀請家人一起料理、共餐共享。

農場不只為孩子帶來豐沛的活力,它與周邊環境形構而成的健康生態系,更是培養未來主人翁美學素養與生命教育的自然教室。和來自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Joeri )、專研漢學(China studies )的 Dobbelaar 談起這支影片,他說這是自己在25 年前、搬家前所就讀的第一個小學的經驗。菜園並不在校園裡,要過馬路到外面,所以有些家長會每週來當志工,協助老師一起帶孩子到菜園。學校也沒有廚房,所以印象中是家長帶菜回去煮,再拿到學校分享。

Dobbelaar 說:「我非常喜歡,因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趣,不用坐在教室裡,可以全班一起出去。」他補充道:「我們從中學到了生物學之類的,主要目的是體察季節的轉變,尤其是春天的時候大自然每週的變化。」Dobbelaar 打趣說,老爸曾向全班承諾要把種好的作物拿回家做薯條給大家吃,但是結局讓人失望:「因為老爸做的是南瓜薯條,沒人想吃這種健康薯條!」



議題,就在你我生活周邊

荷蘭用農場教育連結大自然,那麼我們自身的地方脈絡為何?用什麼來連結農場與農民呢?

台南市是六都當中,農地耕地面積最大的直轄市。但其實從90 年代起,由於台南科學園區、高鐵特定區、地方產業園區等開發,台南整體耕地面積早已從9.2 萬公頃縮減5000 公頃以上,衍生的農地徵收、住宅興建,也加速農地非農用的現象惡化。在政府推動雜糧復興與大糧倉政策之前,台灣本土雜糧自給率偏低的問題嚴重,在大豆方面尤其嚴重,本土大豆自給率不到1%。

大新化區內是大豆、芝麻、甘藷等雜糧種植的重要產區。位於溪南地區的新化社區大學,帶著強烈的食農意識,展開了都市與鄉村連結的各種行動。

一、本土雜糧復興,開辦社區豆腐學堂
2013 年有感於毒澱粉等食安問題,新化社大工作團隊開闢了2 分實驗田,以實作種植的方式,生產釀製醬油、豆腐、味噌所需要的大豆,引發了新化國中校工黃先生,將家中四分農地配合轉作政策而改種大豆,並委託社大規劃採收體驗活動。除了協力休耕地的活化,新化社大並開始在校園推廣食農教育,前往高中、國中小、幼兒園等進行「在地好豆就醬喝」,透過豆漿、豆腐的手作體驗向學童介紹大豆作物,以及大豆在大新化區的種植情形。

並以「用黃豆找回農村記憶」來組織社區推廣活動,帶領偏遠山區的社區長者體驗手作豆腐,挖掘早期農村黃豆種植與飲食文化的生活記憶。更進一步地組織本土大豆的推廣師資群,透過協力討論,發展社區推廣教案。而從2014 年開始,截至去年底的10 年間,以「社區豆腐學堂」引領本土大豆前進校園及社區的場次,共計51 個場次,其中22 場在校園、29 場在社區,足跡遍佈南化、左鎮、新化、山上、善化、新市、安定等七個新化社大的學區,建構了地產地消的網絡。


邀請農友示範如何使用黃豆播種工具,進行人工播種。


二、「農」來學習,建構多元方案支持食農
務農者也有學習需求,新化社大以此發展農友學員的網絡。具體來說,就是從班級內挖掘務農者,將農業相關話題融入課堂。同時以「蔬果攤車」的設計,讓班員間隱性的農產分享,擴大為全校的消費者運動。春、秋二季的期中活動則有「農業議題」系列,搭建平台讓市民認識在地食材和生產者,推展地方的食農文化。

六月,試選「天然調味料~鹽麴的製作與應用」的單次課程,由社大豆腐課講師—許怡慈擔綱。「食農教育講師的特質很重要。」新化社大夥伴陳盈君說,除了理念要扎實:「最重要的要能夠讓大家好入手入門、在生活實踐,否則只是空談概念。」也教作味噌、釀醬油、醃漬的怡慈,她的老師是來自家族及社區的長輩,但不同的是有將傳統知識現代化的轉譯能力。

仿若將整座淺山搬進課堂似的,植物染布襯上姑婆芋、月桃、鹽膚木、芝麻葉、青香蕉,醃製的醬筍、芒果等,儀式感十足。大家在怡慈的指導下,分組手忙腳亂卻有次序地完成一桌華麗:青香蕉排骨湯、月桃葉炊飯、烤鹽膚木豬五花、鹽麴小黃瓜、鹽麴蛋、醬燒鹽麴秋刀魚疊煮、醬筍雞湯。接續著才是手揉米麴、鹽巴、水製作鹽麴,「全心全意用愛混合均勻。」收斂料理階段的混亂,靜下心來體察「時間將送給我們很棒的鹽麴」,而鹽麴則是最天然的調味料。和Dobbelaar 的經驗相反,怡慈的料理非常好吃!

美國食物作家麥可 波倫的《飲食規則》,裡頭的忠告其實簡單的要命:「吃食物」、「你曾祖母不認為是食物的東西,別吃!」、「吃靠近土地的東西」。食農教育需要的是把焦點放回到每日的生活與實踐中,若需要「酵母」,應該不需要飛到荷蘭,找一所社區大學就可以了。



蔬果攤車位於社大辦公室外面的走廊上,是學員上課時必經的路徑,方便社大師生採購。

.
.
.
.
.
.

詳情請見398期農訓雜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