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期-【特別企劃】嘉義優先——穰穰直賣所

嘉義優先——穰穰直賣所
圖片—中埔鄉農會、黃碩君 撰文—黃碩君
#一份記憶
/
有人說「轉型最大挑戰,是主事者的決心」。一個百年幾遭廢棄中埔穀倉建築群的起死回生,在初任中埔鄉農會總幹事李碧雲「穀倉是養我們長大的地方」、「保留兒時記憶」的心念下,獲得理事會支持變更原定拆除新建商旅的計畫,讓這個腹地1.1公頃、16座穀倉林立的台灣最大糧倉建築群,種下了歷史轉身的機緣。

中埔鄉農會李碧雲總幹事。
/
老穀倉群 當代一道珍貴的風景
中埔穀倉建築群重新擄獲人們的目光,在於2009年中埔鄉農會「金蘭辦事處」改裝亮相之後。它顛覆了一般金融機構的刻板印象,簡約時尚的穀倉建築,挑高八米、光線穿透流動的空間美學,驚艷外界並賦予「農會最美辦公室」的讚聲,2009年還以清水模綠建築入選台灣傑出建築作品,建築雜誌亦將列為「台灣五十個特殊建築之一」,中埔穀倉的熱點開關也從此打開。
面對金融自由化的競爭趨勢,中埔鄉農會思考著供銷經濟事業的均衡發展與轉型,老穀倉再利用是個轉捩點。相準阿里山風景區是國際級景點,李碧雲總幹事指出「中埔穀倉農創園區」位於台18線上往返阿里山國家公園的必經之地,因此「把目標客群鎖定旅人與觀光客,將其定位為『道之驛』」。
經營上,從金蘭辦事處的金融服務,到設置充電樁設備容納百部車輛的停車場、藝術展演空間的穀倉美術館,再引進星巴克咖啡的餐飲美學,同時自營「穰穰直賣所」販售嘉義農特產伴手禮,乃至兒童遊戲區,全方位思考旅客之所需並且高標執行細膩操作。從稻米加工產業跨越到強調公共性的遊憩空間,再現穀倉魅力、打造感動經濟,中埔鄉農會揮出漂亮的一棒。
/
穰穰直賣所 強烈的嘉義地方色彩
門一開一眼看見「在地伴手禮」展區,展架設計動感趣味,原來這區塊集結了超過40種中埔農會的自家品牌商品。中埔絲瓜產量獨占全台的70%,農會因此開發萃美絲瓜護膚面膜、絲瓜活膚保濕露等多種天然美容保養系列,是生產線超過30年的長壽商品。其他的黑木耳保健系列、生鮮黃金板栗...等等也都是中埔的獨有特產。
再往裡走,嘉義縣政府推出的「嘉義優鮮」農產品牌專區,阿里山鄉的山葵醬、梅山鄉的蜜蜒紅茶、阿里山咖啡...等種種地方好物,遊客也能夠輕易購得。
「穰穰直賣所」由中埔鄉農會直營, 85坪的展售空間,標榜「在地、友善」的選物思維,整合了500多種品項的特色農產品,展現出強烈的嘉義地方色彩。
其實中埔農會有自己的超市,另外經營「穰穰直賣所」的動機,李總幹事說兩個是不一樣的客群與內容,一個服務在地一個放眼國際,一個是日常所需一個是在地好禮,以設計區隔出「穰穰直賣所」的國際、時尚個性,像天線商店一樣,行銷在地、連結世界。

穰穰直賣所內部 整合了500多種品項的特色農產品 。
/
商業 + 公益 出發為農民
請教李碧雲總幹事「穰穰」設定的營運目標,她卻笑著說「不設框架,但一定會成長,因為都是多出來的」,為農民,才是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