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期-【農漁會通訊】擦亮獨特 讓下營四寶再贏榮耀!
下營黑豆。
擦亮獨特 讓下營四寶再贏榮耀!
#用特色農產彰顯在地品牌——下營區農會
採訪/丁文郁 撰文、攝影/戴卓玫 圖片提供/下營區農會
/
在下營區農會服務多年、由基層一路打拼至總幹事的陳乃源,上任後將農業「 會贏 」的責任扛在肩上,打造出具獨特性的下營四寶,並將品牌努力行銷,帶動起農友們的智慧轉型,也讓特色農業成為在地的驕傲。
/
用情感交陪 和農友並肩的農會
對於家鄉故事瞭若指掌,總能以幽默口吻詳細述說的總幹事陳乃源,對這塊土地充滿情感,因為下營重疊的是他成長的家與童年記憶;隨著父親將一生 美好青春奉獻給了農會,畢業後他也見賢思齊地投入下營區農會,一路由基 層穩扎穩打,在 2021 年獲聘為下營區農會總幹事。
「 農會與農友是並肩戰友,一起共好才能創造未來。」上任後他先完成了農會在中山路的完整農業金融、超市、醫療及農業資材生活圈,為在地繁榮盡心力。服務過農會各部門,對地方農業再熟悉不過,雖然農會營收以信用部為基礎,但在地農特產卻是農會必須發展的方向,集結力量就是要讓農會與農友一同茁壯。
對內,他加強了主管訓練及部門橫向連結,導入數位化公文管理系統,提高行政效率;對外,他加強舉辦多樣化的培訓課程與交流活動,提升農友專業能力與產業競爭力,也積極與政府機關、學術單位及業界建 立起合作平台,讓在地農業有更多資源與行銷通路。
用品質累積好評 下營四寶再進化
陳乃源表示,下營區的大宗農作物以水稻及硬質玉米為主,在大宗作物的發展下,更衍伸出許多的精緻農業,就是知名的下營四寶:蠶絲、白鵝、黑豆與文旦。因為每樣都獨特,產品以品質累積出好口碑,農會則提升包裝與加強行銷方式,讓四寶質感與知名度雙雙進化。
蠶桑產業從養育蠶寶寶開始到取絲、漂洗、拉被等過程皆手工,是耗時費工的產業,在人工成本增加的, 蠶桑產業已式微。雖然現在的蠶絲原料仰賴進口,純手工拉製蠶絲被的工藝依然存在於下營,碩果僅存的師傅僅剩 4 位女性,在農會就可以看見老師傅們精湛手藝;天然又暖和的蠶絲被成為下營具代表性的伴手禮。而白鵝產業在農會與產銷班的努力下,更推動下營鵝肉一條街的盛況,其中燻茶鵝就是老饕來此地必吃的風味。
黑豆是水稻種植的轉作作物,在土地肥培及永續種植環境的概念下,農會成立了產銷班輔導農友共同契作以推廣黑豆,並開發出多項黑豆加工品行銷全國,著名的如蔭油、蔭油膏等就深受好評,下營遂成為黑豆故鄉。而緊鄰著麻豆的下營區也種植文旦多年,土質也與麻豆一樣為富含礦物質的黏土,種出的文旦品質 一流,但過往因未將資源整合,名氣不如麻豆,10 多年前農會終於出手整合並成立了果樹產銷班,下營文旦於是成為台灣十大產區,「 A 贏 」的品牌也深受消費者青睞。

碩果僅存的手工拉製蠶絲被的工藝依然存在於下營區農會。
麻營農夫 保留台灣好豆的醇香
陳乃源表榮獲「 示範農家 」、「 小地主大專業農績優人員 」與 「 優良青年農民 」等獎項的曾國恩,15 年前夫妻返鄉接手父親的農務工作,創立了「 麻營農夫 」品牌, 以小農自產自銷方式,提供給消費者產地直送的農產品。
積極參與農政單位的農業培訓課程及調整農作物栽種種類,以田間安全管理,並通過產銷履歷驗證以及產品溯源 QRCode,帶給消費者新鮮安心的保證,目前種植的產品包含:台灣粉綠豆、黑豆、黃豆、越光米和文旦等。務農過程,受到農會的支持與幫助,像是安排農業課程、精進農民農業相關知識及栽種方式、 提供農業問題的協助,以及農業政策的指導等。種出的農產除了自產自銷,也和農會契作,讓收益更為穩定有保障。

營區農會農產加工廠出品的黑豆蔭油,是常年熱銷商品。
惠生泉有機菇場 食農教育讓健康紮根
跟著父親陳進財和母親吳燕芬一同經營惠生泉有機菇場的陳韻羽,從大學畢業後就回鄉從農,至今 5 年, 是非常年輕的二代青農。為了家人吃的健康,父親 在 20 多年前選擇了有機耕作,後來農場選擇菇真菌界的菇菌作為品項,用黑網搭建的自然寮,以水霧降溫,生產過程天然有機。
夏季品項包含:鮑魚菇、酒杯菇、生鮮靈芝等,冬季則有:白玉珍菇、杏鮑菇、黑美人菇、秀珍菇、猴頭菇等,另外四季都生產雪菇、珊瑚菇、柳松菇、木耳等,項目多元,在全國的有機商店、基金會和農民有機市集上,都可以找到她的商品。
農會除了常給予貸款與農知識上的支援,農場也跟家政班合作,提供有機菇類透過料理體驗推廣在地食材。透過與農會合作的食農教育,期待有機菇類可以往下紮根,也讓更多人體驗自然寮生產的菇類的健康甜美。
守護在地 蔭油、果乾皆熱銷
深知目前農業的困境,下營也面臨農村高齡化問題,所以陳乃源上任後立即開辦綠色照顧站,照顧在地高齡者,提倡活到老學到老。接著更向農糧署申請經費補助,完成了超市消費環境更新及農產展售館的整併, 為遊客與消費者提供更舒適、動線良好的環境。
農會生產出來的黑豆蔭油非常有名,採用下營種植的優質黑豆,經由天然釀製,抽取品質純良的原油,再經農會農產加工廠專業技術加工,產出一瓶瓶的黑豆蔭油,是常年熱銷商品;陳乃源特別將此系列的包裝美感提升,讓人一見就喜歡。而最新出品的桑葚果乾,口感天然無負擔,也很受到消費者歡迎。
多贏共享的農業未來
科技進步,讓農民可以運用機器耕耘、割稻,不像過去那麼辛勞。「 農 會扮演起凝聚農民向心力的場域和平台,大家一起互助向前。」不希望農業社會的人情味消散的陳乃源感性說著。

選擇了有機耕作的青農陳韻羽(左),以菇菌作為品項在全國的有機通路上,都可以找到她的商品。(中間為陳乃源總幹事)
.
.
.
.
.
.
詳情請見404期農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