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期-【農漁會通訊】富饒的三寶三果 讓農業在此發光
邱士平總幹事關心農友周弘恩(左)紅龍果生長情形。
富饒的三寶三果 讓農業在此發光
全國唯一蕎麥產地 #二林鎮農會
採訪/丁文郁 撰文、攝影/戴卓玫 圖片提供/二林鎮農會、周弘恩
/
彰化縣二林鎮位在哪裡?
相信對許多人是問號。然而對農業熟悉的人,二林則是難得的農產寶庫。這個位於彰化縣西南角的傳統農業村落,由於地處在舊濁水溪( 如今的東螺溪) 下游與魚寮溪間的沖積扇平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土質肥沃,利於農耕,很早就以種植甘蔗與稻米為主;在日治時代著名的農民運動「二林蔗農事件」就是在此地發生。
在政府開放民間設立合法酒莊後,1965 年二林便大量種植起「金香」和「黑 后」等可以供應菸酒公賣局與自家釀酒的葡萄,民間酒莊一家家開立,是全 國酒莊與酒窖密度最高的聚落,也成為台灣葡萄酒故鄉的代名詞。
二林不只是彰化縣重要的米倉,更是最早將日本「越光米」原種與專業種植 技術,移植至台灣在地栽種的區域,成為台灣日本料理店與米飯老饕們追逐 的精品米來源,讓這裡的富饒農作又多了一項特色。
/
跳脫思維 改善制度讓員工衝刺
2017 年就任二林鎮農會總幹事的邱士平,曾擔任過該農會理事長,接著轉任 彰化縣農業處長,這樣的行政歷練讓他對在地農業現狀的掌握度極高。擁有 公部門所強調的執行力,也了解農會必須先穩固住自己的金融實力,才能帶 領著農友一同迎向未來。 跳脫了傳統思維,到任後首先便以公司企業化經營的角度來管理農會。邱士平說:「員工是農會最重要的財產,他們動起來,農會才可以賺到錢;農會有了基礎就可以幫農友做更多的事。」他首先向優秀有賺錢的農會請益,先去認知別人的賺錢方法,再回頭調整與找出適合二林鎮農會的營利模式。
深知農會的基礎在金融,先放手授權讓信用部同仁針對農業專案貸款及房貸等擬定策略,積極賺錢;二林鎮雖以農業為主,然而畜牧業在本鎮也非常發達,種類包含豬、雞、牛等,拓展農業專案貸款,為農會帶來實質收益。接著改善了不同工卻同酬的獎金制度,讓有做事與績效的人獲得比較多的獎金,整體提升了員工對工作上的積極度。因此從他到任到現在,提高農會員工年所得及福利,信用部的存款金額也逐年成長。
全國唯一蕎麥地 傳遞日式職人精神
除了稻米和葡萄外,身為彰化縣最大的農業鎮,二林鎮的農產在雜糧、蔬菜、水果等,各個品質優異且具有特色,邱士平在提及農業現狀時,語氣充滿著對在地農友的欽佩與驕傲。這幾年推廣的特色作物,像是三寶─「紅薏仁、蕎麥、葡萄」及三果─「嫁接梨、紅龍果、葡萄」,成果顯著。
以全國唯一產地的蕎麥為例,產地主要是二林鎮西南 方香田里為主,種植時間為二期稻作採收結束的10 月左右,每年約在11 月會開花,隔年的隔年1 月~2月即可收成,整個成長周期在60~70 天,每分地約可採收84 公斤。每當花期綻放時,整片白色的蕎麥 花海成為二林鎮獨特的特色與風光。
蕎麥屬於雜糧作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雖然對土 壤環境要求不高,適合在涼爽氣候中生長,但對土壤 的排水條件比較挑剔,尤其怕雨多區域,在日本當地種植相當多;40 多年前將甜蕎品種帶到二林栽種後, 沒想到種出了風味濃郁且具口感的蕎麥,成果連日本人都稱讚。
為了推廣蕎麥文化,獲得日本一般財團法人全麵協的全力支持,農會特別在原斗辦事處的場地2 樓成立了手打蕎麥麵教室,這是日本全麵協在海外共同設立的 第一間教室,傳承著完整的日本職人技術,也定期開辦課程與遊程,讓民眾不必前往日本,來到二林就能體驗道地的日式手打蕎麥麵口味與活動。
無私為農 視班員為家人的秀霞媽
農業要能夠成功,農會帶領的貢獻只是小部份,必須 有大多數優秀農友齊心付出,才能有作為。現年82 歲的洪秀霞,是二林蕎麥產銷班與稻米產銷班班長, 務農經驗超過70 年,身旁周圍鄉親都暱稱她為「秀霞媽媽」,就是敬重她為農業付出的精神。
她有著綠手指,種植出的作物樣樣出色。當1970年時由日本引入植株時,她就是「大橋越光米菁英栽培 組」的成員之一,她說:「越光米卡歹顧,種這款米就親像在栽培囝仔,要讓它順順的長。」優良品質直 至今日都是大台北日料店的指定用品。
40 多年前她也是第一批配合臺中農改場試種並協助育種蕎麥的農友,別人覺得難種的,她彷彿隨意撒下就能生長。她栽植蕎麥,不施灑農藥,是百分之百的有機作物。身兼稻米與蕎麥產銷班班長,她以身作則種出優良作物,也鼓勵並輔導農友們一起加入種植行 列,無私為農、人人服氣。

秀霞媽媽正在製作手打蕎麥麵。
龍福七火龍果園 熱血拚出評鑑常勝軍
龍福七火龍果園的園主周弘恩從小幫家中務農,對種植紅龍果並不陌生,出社會後仍對經營果園念念難忘,12 年前下定決心返鄉務農,本來不獲家人支持, 在種出好成績後終於獲得農夫父親與其他鄉親的佩服與肯定。他的果園叫做「龍福七」,就有著台語裡大家吃了他的水果後都服氣( 也是福氣) 的好寓意。
由於以安全用藥為出發,果園不使用除草劑,而改用人工徒手拔草來除草,草生栽培格外費時費工。 種植火龍果非常辛苦,因為屬仙人掌科,需要以全副武裝,包含頭套、帽子、袖套、手套和雨鞋等疏 疏果,夏季高溫也必須套袋減少病蟲害,樣樣馬虎不得,是汗水與血水( 不小心被葉片刺到) 一同流下的日常。
因為講究,種出的火龍果不但健康也品質卓越,從 2017 年參加彰化縣火龍果評鑑比賽以來常獲得好成績,2021 年更榮獲白肉組冠軍,也是2024 年紅肉組的新科冠軍。與農會合作無間,配合各式活動推廣,也參與課程吸取新知,更常與農會進駐的植物醫生交流,改善出讓植物生長環境更好的可能性。在農會媒合下,成為華膳空廚的約定廠商,現在在飛機上也吃得到他香甜可口的火龍果了。

二林鎮農會是彰化縣火龍果評鑑比賽榮獲冠軍的常勝軍。(右2邱士平總幹事)
研發行銷雙引擎 業績蒸蒸日上
因為擁有品質好的作物,農會在1987 年就設立、通過SGS 、ISO22000 認證的「農產加工廠」,30 年來不斷研發出有在地特色的加工品,在紅薏仁類包含紅薏仁粒、雪花片、日式黑糖奶茶、紅龍果穀物棒、蜂蜜酢、山藥紅薏仁葡萄籽粉與山藥紅薏仁蜂膠粉等。 蕎麥類有蕎麥粒、雪花片、蕎麥麵、複方養生粉、干貝蕎麥拌麵、蕎麥金沙餅和蕎麥蛋捲等。還結合兩者 推出蕎麥紅薏仁營養棒、蕎麥紅薏仁海苔脆片、蕎 薏仁水果脆片和蕎麥紅薏仁隨身包,每項產品都具養生概念。
行銷上由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及蕎薏小鋪,還加入電商平台,讓銷售管道多樣,讓契作農民無後顧之憂。 二林鎮農會就像是活力充沛的火車頭,用創意與換位思考帶領在地農友往前奔馳。要讓全國知道,有吃有喝的二林,處處散發土地芬芳與迷人。

二林鎮農會有農產加工廠,30 年來不斷研發出有在地農業特色、 養生健康的加工品。
.
.
.
.
.
.
詳情請見399期農訓雜誌